2009年4月19日星期日

我道人生如博弈--John Nash

2009.4.9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納殊(John Nash)於理工大學與學生對話.John Nash勸勉同學生於升學、就業等人生抉擇時,應考慮自己的興趣.

John Nash一生充滿傳奇,其經歷曾被拍成電影《A Beautiful Mind 有你終身美麗》.

John Nash,一個不肯溶入俗世的天才?還是別人眼中瘋子?

以下摘自信報2009年4月15日,存作紀念.


我道人生如博弈--John Nash

世上有不少出色的經濟學家,雖然他們的工作成果影響着每個人,在同儕間也是赫赫有名,可是連我們這些行外人也認識的,畢竟不多。然而John Nash是個異數:這位美國數學家兼經濟學家,因其博弈論研究,獲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;另一方面,又因為那段罹患但戰勝精神病的傳奇事迹,他的故事被改編為荷里活電影《有你終身美麗》(A Beautiful Mind)而傳頌於世。

映片在2001年上畫後,John Nash的名字從學術圈走入大眾文化——除了得到同行肯定他的貢獻,John Nash也成了公眾心目中的英雄,這在經濟學家中,可謂絕無僅有。

電影上畫後又過了八年。上周John Nash應香港理工大學的邀請訪港,這次筆者終可近距離一睹他的風采。雖然筆者跟這位英雄只是匆匆談了二十分鐘,說不上深入,但從現年八十的Nash言談中,我依然感到他的生命力:對外面的世界,Nash仍保持着一份好奇心;對自己的人生,Nash仍不時回顧反思。
指定要喝中國茶

時間是下午四時多,Nash剛和近千名本地大學生對談,也許悶在室內久了,他希望我們能在戶外談。於是在一處熱鬧的草地旁,我們找了一張長桌,我和Nash 隔桌對坐,在將近日落的暗白陽光下談起來了。我首先注意到的,是放在桌上Nash面前,以白色茶杯連托碟奉上的那杯茶——那是一杯中國茶,據助手說,是 Nash指定要喝中國茶的。

「你喜歡中國茶嗎?」我問。

「對呀!我特別喜歡喝茶,有機會就會試試不同的茶。」Nash笑說。來到中國,自然品嘗中國茶了。

John Nash生於1928年6月13日,即是說還有兩個月就八十一歲……比楊振寧小六歲,比白先勇大九歲。從外觀看,個人感覺Nash跟楊、白是同一類人,就是所謂的「鶴髮童顏」:頭髮花白,但臉上皺紋不多,面色紅潤亮白,笑起來的時候像個小孩一樣。通常這類長者的性格都比較開朗,但對Nash來說,這種開朗,着實得來不易。

Nash在美國東北部的西維珍尼亞州(West Virginia)出生及長大,有一位胞妹,父親是機電工程師,母親是拉丁文老師。Nash的妹妹曾回憶道:「哥哥自小就與別不同,爸媽都知道他與別不同,大家都發現他很機靈。」Nash喜歡看書、下棋和音樂。那時他的小學數學老師曾向家長表示,說小Nash的解題方法,常常跟老師不同。

「他做事總想另闢蹊徑。媽希望我為哥做些什麼,例如把哥融入自己的社交圈子,可是我當時也不太熱衷於向人炫耀我這位古怪的兄長。」Nash的妹妹說。
讀大學初露鋒芒

1945 年,Nash十七歲,高中畢業的他,得到獎學金進入賓夕法尼亞州的卡內基工學院(Carnegi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),起初念化學工程,後來念化學,最後轉到數學系。在這裏他初露鋒芒,只花兩年就拿到了數學系學士學位,之後留在該校當研究生。當時有一天,Nash向導師說他解決了一個數學問題,導師看後很驚訝,因那結果其實是一條著名的定理,仍是學生的Nash竟然獨立地證明了同一個定理。後來 Nash得到碩士學位,欲投考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,那位卡內基工學院的導師為Nash寫推薦信,信上只有一句話:「此人是個天才。」

其實本來哈佛大學已招收了Nash的,只是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的系主任向Nash開出的獎學金,令Nash相信普林斯頓比哈佛更重視自己,所以決定到普林斯頓。

1948 年,Nash二十歲,獲得獎學金,入讀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,攻讀博士。1950年,Nash獲該校頒博士學位,他的博士論文是一篇關於《非合作博弈》(non-cooperative games)的論文,這篇文章只有二十七頁,但當中提出了一個影響深遠的的博弈論概念:「納殊平衡」(Nash equilibrium)。



納殊平衡說的是,在一個博弈中,如果參與的各方,都能各自找到某個對自己最有利的策略 ——就是任何一方都發現改變策略對自己無好處;那就算任何一方都能推算所有對手的策略,但因為大家也沒誘因去改變策略,於是整個博弈就很自然會進入一個平衡態。此後如沒外力加入,博弈不會有新進展,這個平衡態就是「納殊平衡」。



Nash提出的是,在諸多情形下,博弈是有平衡態存在的──也就是說,存在各競爭者皆滿意自己策略的形勢。這納殊平衡的出現,使博弈論得以成為經濟學中分析競爭或談判的利器……多年後Nash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,原因就是他在四十多年前寫下的這篇博士論文!
30歲患上精神病

1951 年,取得博士學位的Nash離開普林斯頓,受聘到麻省理工學院(MIT)任教,那時他解決了一些在當時數學界「屹立」已久的數學問題,更建立了一些新方法,到現在仍為數學家津津樂道。有不少數學家甚至認為,Nash這些在純數領域貢獻的重要性,絕不輸於讓他得諾獎的博弈論工作。

1957 年,Nash二十九歲。事業方面,在MIT當助教,研究生涯如日中天,新的思考成果如泉水湧現,MIT的教職已在眼前不遠處;家庭方面,新婚燕爾,首個孩子快將出世。可是就在此時,人們發覺Nash開始表現出精神病的癥狀:說話語無倫次,講課不知所云,持續聲稱有人要害他……1959年,Nash三十歲,非自願性地入住精神病院。

此後二十多年,Nash一直和精神病周旋,詳情大家可以參考電影《有你終身美麗》——當然電影某些情節難免渲染,然而在描述Nash和精神病漫長爭戰的心路歷程方面,電影大體而言是確切的。

過程中有件事頗值一提:在這二十多年間的後期,有頗長一段日子,Nash常常自己走到普林斯頓流連。但大家要知道,那時的Nash已不是普林斯頓的人,他在普林斯頓基本上是無名無份的,但當普林斯頓知道Nash的情況後,也就沒有限制Nash在校內的行為,容許他自出自入。於是Nash成了普林斯頓數學樓的「魅影」(Phantom)——他神出鬼沒,時而在黑板上寫上一些沒人明白的公式,時而在圖書館看書、時而在校園流離浪蕩;他仍擁有自己的研究室,更有着一些人際關係,因有些師生認識他,仍會跟他打招呼。

終於,在這種身在正常社會,半瘋半癲卻能不受他人打擾的狀態中,Nash的病情露出曙光,他和人正常交談的情況愈來愈頻密,他在黑板上寫的東西愈來愈多人明白,他開始和周遭世界重新聯繫。電影的真真假假在此不贅,反正可以肯定的是:經歷二十年的掙扎,Nash憑着意志,奇迹般從精神病中康復了。



聽過Nash說,在精神失常那段時期,他彷彿認為:如果我可以盡量不像正常人般思考,那末我就可以得出正常人想不到的東西。這想法令他日漸偏執,最終一發不可收拾……聽來就像武俠小說中的情節——武癡練功過度投入,以至「走火入魔」。難道人在這種理非理性的狀態中,真的可以將自己的智力潛能推到極限?



「不是的……有些人傾向理性,有些人傾向非理性,但這和智能發揮沒關係的。」Nash說。這裏要提醒大家,Nash一生中最重要的貢獻,都是在患病前作出的,沉溺虛幻,絲毫無助於學者的思維創造。

對 Nash而言,在康復期間,持續掙扎,排除妄念,這本身就是理性的努力。幸好最終理性戰勝了非理性,可惜的是,本該是他事業上黃金時間的二十年,就這樣瘋瘋癲癲虛耗掉了。在這期間,Nash一篇論文也沒發表過,有人以為他已去世了。更莫說對他家庭的衝擊了。南柯一夢,回到塵世,已過了二十年。

「在你的一生中,可有什麼叫你覺得後悔的?」我不禁問。我看着Nash。Nash頓了片刻。

「要後悔的有很多……有許多事,若果可以讓我返轉頭,讓我重做一次,我的歷史,我的回憶,一定會更美好。」Nash說。

然而人生畢竟如博弈,做了的決定收不回,很多時輪不到我們返轉頭……但我們可以向前看。Nash這次是和妻兒一起來港,在尋找訪問地點途中,看着他和家人一塊走,看着他緩慢但踏實的腳步,再看看他輕鬆自在的笑容,筆者忽爾又覺得,Nash還是從那段失常歲月學到了一些東西的——人生畢竟如博弈,只要能從過去學精,未來有玩未為輸,不是嗎?